脚淋巴性水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腰椎管狭窄引发的腰腿痛行走费力,怎么办
TUhjnbcbe - 2023/10/11 16:39:00
紫外线光疗仪治皮肤病 http://m.39.net/news/a_9387453.html

基本情况:女,65岁。

主诉:腰背疼痛伴双腿麻木1年。

现病史: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疼痛,伴有双腿麻木疼痛的症状,且行走困难,行走不超过30米需要停下来休息,其余无明显不适症状。医院,接受针灸、理疗等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体格检查:除了腰过伸试验阳性之外,未发现明显异常。

结合患者的疾病情况和体格检查结果,初步怀疑该患者属于腰椎管狭窄。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腰椎管狭窄,判别一下该名患者是否属于腰椎管狭窄。

带你轻松了解腰椎管狭窄

何为腰椎管狭窄?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椎管,由全部的椎骨的椎间孔共同串成的一条管道,管内包含脊髓以及其被膜、脊神经根、血管、少量结缔组织等。

先天或者是后天的因素导致椎管或者椎间孔狭窄,进而导致腰椎神经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出现以臀部或下肢疼痛、神经源性跛行、伴或不伴腰痛症状的一组综合症,即腰椎管狭窄(LSS)。

根据致病因素的不同可以分为先天性椎管狭窄(发育性椎管狭窄)、后天性椎管狭窄(获得性狭窄)和混合性椎管狭窄。

先天性软骨发育不良或者其他身材矮小综合征等致使的腰椎管狭窄属于先天性狭窄,而后天性狭窄分为退行性、医源性、外伤性和病理性,其中以退行性狭窄最常见,多发生在老年人,女性发病年龄平均为73岁,男性发病年龄稍小些。

大多数的人员到达50岁之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其中以L4~5(腰椎4、5)椎间盘和L5~S1(腰5~骶1)椎间盘部位最常见,受力大,比较容易出现损伤。这些退变的结果是生物应力向小关节传递,导致小关节退变甚至不稳定,最终引起椎管变小,椎间孔变窄,马尾神经根受压。

椎管的解剖结构发生变化,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那么,腰椎管狭窄的患者常出现哪些临床表现呢?

患有腰椎管狭窄,有哪些症状?

腰椎管狭窄的患者,在疾病早期,患者因为“逃逸”现象,一般不会出现不适症状。但是随着疾病的进展,会出现腰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

腰痛具有一定的特点,保持站立姿势一般不会使疼痛缓解,但是在坐位或者卧位时可以使疼痛减轻。腰痛症状的出现,多和椎管狭窄,影响到神经组织有关。

间歇性跛行在腰椎管狭窄患者中比较常见,常伴有特定腰神经支配区功能障碍,如特定神经支配区感觉减退、肌力减弱、反射减弱等。

有学者进行大量的实验,证明椎管狭窄造成对神经根的机械性压迫,导致神经组织缺血、水肿、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介质渗出,从而导致疼痛发生。在静息时,神经根与椎管骨性结构处于相对静止位置,患者总是倾向于调整姿势使神经根处于受最小压迫的位置。

当行走时,一方面由于姿势的改变及肌肉的收缩、椎管容积及形态的改变导致神经组织受压程度加重。另一方面由于神经电生理活动增加,神经组织功能上承受的负荷增加,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加重,从而症状加重,此即间歇性跛行的可能机制。

一般情况下,腰椎管狭窄的患者症状重而体征少。腰过伸试验阳性是本症的重要体征,过伸时,椎管管腔前后径变窄,导致神经受压而疼痛加剧,同时病变处压痛明显。

但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和体征,再进行辅助检查,常借助影像学检查,一般选用CT或者是核磁共振检查,能够较为清晰的观察病变情况。整合所得到的信息,明确诊断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治疗。

腰椎管狭窄的人怎么治?2种方法详尽告知

通常情况下,对于症状严重超过3~6个月的腰椎管狭窄,应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可以分为三种,全椎板切除术、半椎板切除术、单侧椎板间开窗术等以去除增生的骨性结构和软组织为目的的椎管减压术是其一。

还有减压后腰椎融合术和安装棘突间装置,前者主要融合责任节段并维持腰椎的生理高度,后者的目的是增加棘突间的距离从而减轻压迫。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微创在腰椎管狭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经皮椎间孔镜、极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等,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较快、住院时间较短等优势。

不过,进行手术并不是万全之策,有研究显示: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24%,90天内再次手术和入院的比率分别为4.7%、7.2%。因此,一些保守治疗的存在也是很有必要的。

药物、硬膜外注射、运动等均为常用保守治疗措施。部分患者可以辅以注射维生素,维生素进入椎管之后,可以起到消除炎症水肿的作用,进而可以缓解神经根的刺激,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

硬膜外类固醇注射(ESI)也可供选择,将类固醇直接注射到硬膜外,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但是也只能起到缓解作用,对病变部位的退化结构并无益处。

类固醇的起效途径是通过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一方面可以抑制炎症细胞的积聚,另一方面,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和炎症化学中介物的合成和释放,进而减轻炎症相关症状。

此外,通过运动疗法缓解腰椎狭窄患者的不适症状亦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能采用的形式也有很多,像屈曲伸展运动、核心稳定训练、自行车运动等都具有一定的效果。

传统的燕飞式与五点支撑等屈曲伸展运动是常见腰背肌训练形式,广泛用于腰背痛的康复治疗。

在一项研究中,腰椎管狭窄的患者分别行屈曲位步行训练与常规跑步机步行训练,结果屈曲位步行训练明显提高患者无症状步行时间和距离,延缓间歇性跛行出现时间。

核心稳定训练基于脊柱稳定的三亚系理论,既是一种训练方法,又是一种训练原理,强调对身体进行不稳定性的干预训练。比如:稳定地面抗阻训练、悬吊训练、臀走训练与普拉提等。

自行车运动是以锻炼腰屈肌为基础的训练,以54名腰椎管狭窄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每周进行2次,1次进行30分钟的自行车训练。在4个月之后,有26名患者的步行能力明显改善。

减重支持步行训练是利用悬吊设备减轻患者上半身体重,结合跑步机进行有节奏的步行训练。通过减轻负重而增加椎管横截面积,缓解神经根管和中央椎管的压迫症状,并延长步行时间。

水中运动具有陆上运动不具备的治疗特点。水的浮力可以减轻患者恐惧跌倒的运动限制;静水压力减轻肌肉和关节压力,增强本体感觉,为训练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姚俊杰,齐伟,张馨心,刘畅,庞婷婷,栗嘉徽,商强强.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6(04):-+.

杨跃跃.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症状与MRI轴位成像结果之间的关系[J].颈腰痛杂志,,43(03):-.

*鸿昊,袁昕,布国俊,唐树杰.运动疗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9(21):-.

1
查看完整版本: 腰椎管狭窄引发的腰腿痛行走费力,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