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今天想和你聊聊苍术。
苍术
一讲到苍术,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陌生,那么白术,大家都听说过吧!
须知,白术和苍术的功效相近,而早在数千年前,中药典籍的鼻祖——《神农本草经》中,并无白术、苍术之分。只言“术”为药之上品;直到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才有了赤、白术之分,其言“赤术叶细无桠,根小苦而多膏”,而陶弘景所讲的赤术正是苍术;再到后来的《证类本草》中才开始用上了苍术这一药名。
上好的苍术主产于江苏、湖北、河南,又称为茅苍术。苍术喜欢凉爽的气候,既耐寒又耐旱,多在地质疏松肥沃的沙土上生长。因此,你常常可以在山坡上、灌木丛中以及一些干燥的土地上看到苍术的影子。
那么,这小小的一味苍术到底有哪些药用功效呢?不妨花上个三五分钟,听远志娓娓道来:
脘腹胀满
我们一直讲,现如今是个营养过盛的年代,尤其是到了逢年过节之时,这午饭还没吃完多久,又到了晚饭的饭点,看到了一桌子的菜,肚子还是胀胀的,压根就没有食欲。
这主要是由于过食辛辣肥甘厚味之品,脾胃的负担突然加重,运化不及,水谷精微全都堆积于脾胃中焦,酿而成湿,湿阻中焦,是故症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
此外,现在的人运动量又少,没事儿的时候就坐在那里刷手机,或刷搞笑视频,或刷远志小文,脾胃困顿,痰湿由此而滋生。
这个时候不妨用上一些苍术,苍术主入脾胃经,善燥脾胃之湿而化脾胃之痰,壅盛于中焦的痰湿化解了,脘腹胀满的症状也就得以缓解了。
苍术
泄泻
我们接着往下聊,刚刚讲水谷精微郁积在脾胃,难以转运至五脏六腑,而这些水谷精微总要找寻出路。
又因体内滋生的湿邪本质为水,水性趋下,是故,这些水谷精微就容易从下而出,因此而见脾虚泄泻之症。
所以,说到底,脾虚泄泻终是痰湿瘀积在中焦所致,因此,这里同样可以用上一些苍术来改善。
苍术
水肿
人上了年纪之后,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容易出现水肿的症状。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随着人的年龄渐长,身体内的阳气逐渐虚衰,须知,阳气有温熙推动的作用,以助体内的气血津液正常运行。若是阳气不足,气血津液的运行势必缓慢,日久则可引发局部的瘀堵而见水肿。
苍术辛散温通,既可化散体内郁滞之水湿,加之其温性可助阳气的滋生,为治疗体衰水肿之常用药。
苍术
风湿痹痛
中医认为,人之所以会得病,主要是外邪入侵所致。而邪气又主要分为六种:风、寒、暑、湿、燥、火。
你看,这风邪排在最前面,所以,前人常讲,风为百病之长。外界的诸邪均可以搭载风邪这趟顺风车入侵人体,简单讲,风邪更像是疾病的载体,不得不防。
此外,还得严防死守的就是湿邪。为何?因为湿邪最为黏腻,黏在我们的脏腑、肌肉、筋骨之间,很难将之消除殆尽。
所以大家可以去看,有些人一遇上阴雨天,就容易关节痛、肩颈痛、腰膝痛等等。正是因为风邪湿邪趁虚而入了,加之湿邪属于阴邪范畴,在阴冷、潮湿的天气最是活跃。
须知,这风湿之邪入侵到我们的体内,凝滞我们的气血,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啊!而古人称之为“痹痛”,这里的“痹”通“闭”,说的也正是气血闭合不通,因此而见肌肉筋骨疼痛。
苍术味辛性温,辛能行能散而去风邪,以断疾病的来路;而其温燥之性可祛湿邪。风湿即除,气行血行,又何来痹痛之说?
苍术
头身疼痛
最近,天气转凉的厉害,除了湿邪不得不防,寒邪也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好多人正是在这季节交替之际着凉受冻而感冒,寒邪搭载着风邪入侵,上袭头目,或通行周身。
须知,寒邪最易损伤体内的阳气,气血失温,则通行缓慢,久而久之,则见气滞血瘀,还是不通则痛的那么些事。
所以这里用上一些苍术,一来是祛风,二来则是为了散寒。
苍术
夜盲
此外,苍术尚有明目之功效,为治疗夜盲症之常用药。
苍术
芳香辟秽
苍术的气味芳香,又能辟秽,坊间每于夏历端午节用苍术与艾叶在室内同燃,用以辟疫。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此法确能起到抑制和杀灭病*和细菌的作用。因此,苍术在此次的新冠肺炎防治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国家卫健委和中医药局公布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收载的内服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新冠肺炎初期寒湿阻肺方、新冠肺炎中期疫*闭肺方以及用于预防的湖北卫健委发布预防新冠肺炎1号方、广州医院预防新型冠状病*肺炎方等都有重用苍术,在这次新冠肺炎预防的外用法(熏烧或香囊)法中,《新型冠状病*肺炎中医诊疗手册》中收载的预防新型冠状病*肺炎的中医药外用方(室内熏蒸或研末制成香囊佩戴)以及用苍术、艾叶研末用于室内熏烧等也是重用苍术的。
苍术
文章写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苍术和白术的功效似乎非常相近,
白术
大家务必记下了,白术因健脾而燥湿,苍术因燥湿而健脾。
此外,苍术虽功效良多,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用的苍术的。
须知,苍术辛燥而温通,最易伤津耗液,是故阴虚燥热者还需慎用之。#恒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