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淋巴性水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41天了杭州小伙穿越无人区离奇失联为 [复制链接]

1#

“终于结束了,太难熬了!我还活着!!!”4月17日,李志森一口气在微博上更新9张照片。照片里,因为低温和暴晒,他的脸黑紫、皱褶,布满水肿,但难抑欣喜。

历时44天,从3月5日起,他和另一名户外爱好者林夕,横穿多公里的羌塘无人区,这是位于西藏阿里地区的中国最大无人区。户外社区里,关于这次旅途的图文直播帖下,网友一片叫好。

穿越中的李志森

穿越中帐篷内休整的林夕

喜悦很快被冲淡:最初的三人团队中,除了李志森和林夕,一同穿越羌塘无人区的还有林夕的男朋友王清(化名),一个杭州“90后”男孩。但是,王清他失联了。

“王清,在邦达错私自离队退出。走时招呼都没打!”4月18日,李志森称,他已于当日晚10点报案,而此时距离王清失联已有33天。

重重质疑随之而来:为何这么迟才报警?为何此前未向外界透露任何王清失联消息?王清是否因为三人间龃龉才离队?

“第三极世界”

穿越完成后,李志森和林夕追溯王清足迹,但兽形湖保护站、死人沟检查站、多玛乡检查站等多个站点均未记录,这意味着,王清很可能还在无人区内。

年李志森第一次横穿羌塘无人区时的路线

羌塘是中国最大无人区,《户外探险》杂志介绍,青藏西北部的羌塘荒原,绝对无人区面积超过60万平方公里,涵盖了唐古拉山以北,阿尔金山,昆仑山南和可可西里以西部分,占据青藏高原的四分之一领地,平均海拔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

《户外探险》形容它为“第三极世界”:“遥远,苍凉,孤寂,凄美。它是人类世界最后一方未知的净土,也是死亡之地,冰冷的生命禁区。羌塘最大的危险是:大风,沙尘暴,暴风雪以及野生动物攻击。其中任何一点都会致命。”

此次穿越,是三个人的团队穿越,李志森还要速攀无人区内的三座+的雪山:若拉岗日、耸峙岭和一座无名山峰。李志森想以此向偶像乌里斯特克致敬。乌里斯特克曾被誉为世界最强速攀登山家,年4月30日,乌里斯特克从努子峰壁滑坠落下身亡。

生于年的天津人李志森,曾成功穿越过羌塘,当时经历暴风雪、失温、饥饿、孤独、狼群围困等困境,“每一天都挣扎在死亡边缘”。林夕和他此前相熟,她玩户外多年,是圈子里小有名气的“女神”。她也曾成功纵穿羌塘。

和另外两人比起来,王清虽未穿越过羌塘,但曾经攀登岛峰和阿玛达布朗峰。资深登山教练石磊对钱报记者指出,“岛峰有冰裂缝等非常危险的路况环节,后者地形非常丰富且复杂,非常考验登山技术。”

旅程策划在2月初就已经完成。3月2日,李志森率先到达阿里,半夜一点,江苏人林夕和王清到达。李志森忘记带雪镜,在阿里转遍都找不到雪镜卖,只好买副墨镜。他发微博说,王清和林夕总是形影不离,“随时随地撒狗粮”。

3月5日凌晨,旅途开始。出发前的照片里,王清戴着大毡帽,笑容爽朗。

他们的装备包括通信工具北斗海聊、4.0吋轮胎雪地车、雪锥、GoPro等,携带了糌粑,麦片,坚果等补给,共斤。所有行李在到斤左右,塞了满满7个大包。

穿越中的李志森

李志森的装备

“王清就想一个人走”

在户外社区上,从3月5日开始,由李志森的朋友老庞负责,对王清、林夕和李志森的穿越旅程进行直播。

根据李志森用北斗海聊发出的记录,之后几天,整支队伍分合不断。

先是3月7日夜间,“李志森和林夕找不到营地……直到凌晨十二点半才找到营地。”

3月9日,榴弹湖扎营时,林夕给王清拍的照片。

3月10日,他们一路向东,在一座无名未登峰(无人登顶的山峰)脚下扎营。为了攀登,李志森和其他两人再次分开,双方约定下山后再会合。

3月13日,王清第一次走丢,直到凌晨才返回营地。为此,三人休整大半天,才在3月14日中午出发。“这两天意外太多了。”“一直有队员走丢。”李志森向外发出讯息。

王清失联,是在3月15日,穿越行程的第11天。这支三人小队沿着疆藏边界,从松西村东北的界山达坂深入无人区多公里,在当天到达邦达错(湖)。

湖区海拔接近米,环境恶劣,3月初的最低气温可以超过零下20摄氏度。

在李志森事后出具的一份简短报告中,直到中午,王清一直行进在邦达错冰面上,落后走在岸边的他与林夕差两三公里。“那时候正刮着暴风雪。”两小时后李志森再次看到王清时,他已在五公里之外的湖心位置。

邦达错北岸的红线是李志森和林夕走的轨迹

“中午时分,(他)突然独自从邦达错冰面向南方向前进。”李志森将王清的行为,定义为“私自离队”。

王清离队后,林夕曾试图追赶。“走进冰面三四米处,突然冰面裂开,林夕掉湖水里了。”李志森说岸边的冰薄,林夕的鞋、裤都被浸湿,不敢再追。

此后,他们再未收到王清的任何信息。而邦达错还不到整段路途的十分之一。

李志森告诉红星新闻,走的前一天王清曾向林夕要走自己的身份证,并在此后的旅途中,始终和他们保持距离。

“我就想一个人走,不喜欢组队。”事发前一天,王清曾对林夕有过抱怨。失联当天一早,林夕也曾安慰王清,但适得其反。“他走之前情绪有些低落,没有理由,没有告别。”回忆一个月前的分离,李志森找不到原因。据红星新闻报道,李志森描述,当时林夕坐在地上哭,但王清头也没回地走了。

李志森微博上贴出的王清与林夕图片

王清为何离队?

为何迟迟不报警?

王清向南,消失在邦达错湖面上。这是王清和队伍同行的最后一天。而后,他们的足迹再无重合。李志森和林夕向东,加快脚程,常常一天就要走超过30公里。

“王清出来老子也不可能跟他在一起了,只希望他快点出来,别磨蹭了!”这些天,林夕向朋友李阳(化名)抱怨。

冷血无情,抛弃队友,放弃搜救……李志森和林夕从羌塘出来后,批评声音每天都在放大。三人之间争执不合致王清离队,是网友猜测的首要原因。

直播帖记录,出发当天,零下40摄氏度的气温冻伤李志森的脚,“林夕开始显示出大姐姐的风范。为了照顾脚冻伤的李志森,她和李志森住一个帐篷。”

3月5日、6日,李志森连发两条微博调侃:“今晚我和林夕住一个帐篷。真的是我不需要这样的照顾!我现在在考虑……”“要不要脱裤子睡觉,穿太多翻身很困难。”

略显暧昧的话语,让王清吃醋离队一说,在社区甚嚣尘上。

对此,林夕和李志森均不认可。“他心里可能怪我不等他,有些不高兴。”林夕告诉朋友李阳。还有一位知情人对钱江晚报记者否认当时三人存在争执,“就是王清想自己走,林夕不想让他走,又不是赶他走,不存在抛弃队友。”这位知情人说,王清性情倔强。

在与直播者老庞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