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淋巴性水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足底筋膜炎的病因及生物力学解决方案 [复制链接]

1#

中国康复医学会辅具应用专委会科普委员会

郑大五附院康复医学工程足脊矫治与运动康复研究中心

01

病因

过度运动使足底筋膜被反复拉扯,小撕裂不断发生,是造成足底筋膜炎的主要原因。此外,体重超标或背负重物造成足部过度承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于不平坦路面、穿着不合脚的鞋子、足部先天结构异常,如扁平足、高弓足、足跟肌腱过短等,都会增加足底筋膜负担,导致易患足底筋膜炎。

02

临床表现

足底筋膜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脚跟的疼痛与不适。一般而言,疼痛在早晨下床时的第一步最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足底筋膜不再负重,会处在缩短的状态。因而当早晨下床踩地时,会对足底筋膜产生较大较快的牵拉,进而引起疼痛。但在行走一段时间后,足底筋膜会变得较松,因而症状会有所缓解。但若过度行走或长时间站立,症状又会再现。

03

足底筋膜的力学机制

1.足底筋膜是足底重要的腱膜,连于跟骨结节与跖骨之间,分为内侧部、中间部、外侧部,是纵弓的重要支撑结构,所承受的负荷大约为全足所承总负荷的14%。在步态周期中,足底筋膜犹如一根弹簧,维持内侧纵弓的正常功能,承重时被伸长,储蓄能量;蹬离时收缩,释放能量,使人推进。

2.此外,在步态中,足底筋膜张力还通过一种绞盘机制受到跟腱长度和足趾活动的影响,当跟腱缩短时,踝背屈受限且跟腱张力增大,或跖趾关节背伸,均可引起足底筋膜张力的增大。

04

保守治疗方案

足外翻是引起足底筋膜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矫形器来矫正足外翻能有效控制足底筋膜炎的症状,而治疗足外翻的关键就在于改变下肢不良的应力线,恢复踝关节机械应力之间的平衡和组织对应力的对抗能力。优化调整足弓的位置和角度,重新分布足底压力,重新建立正确的力学平衡,从而矫正足外翻的问题,并且矫形鞋垫佩戴非常方便,不会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非常适合足外翻的矫正。

05

生物力学矫治鞋垫的作用机制

①为足弓提供支撑作用,可包括内、外侧纵弓和横弓,降低足底筋膜张力,减少对其受累部分的牵拉与刺激,缓解症状。

②改善后足足底压力,矫形鞋垫可通过调整足底压力分布情况来降低后足受力,从而缓解足跟痛症。此外,软质足跟垫可缓冲行走过程中地面对跟骨的作用力,而跟骨处开孔的鞋垫,则可使受累处悬空,减少压力刺激,从而缓解症状。

③减少跖趾关节背伸运动,跖趾关节过度背伸可通过绞盘机制使足底筋膜的张力异常增大。因此,通过矫形鞋垫限制跖趾关节的过度背伸,从而减少其对足底筋膜张力的影响,减少机械刺激。

06

生物力学矫治鞋垫矫治前后对比

较治前

矫治后

矫治前视频

矫治后视频

07

足以影响全身

足底筋膜炎可以导致足跟部疼痛,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限制人的活动,进而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更严重的是由于足部的疼痛和异常,导致下肢膝关节、髋关节的异常,因为走路的时候姿势的不正确,或者是疼痛导致的姿势的一种改变,进而影响了髋、膝甚至腰部的不适,长期的不适、长期的异常的膝、髋或腰部的运动,会导致这些部位发生病理的改变。足底筋膜炎本身就是足部的结构异常导致足底筋膜的异常的损伤,如果在足得不到进一步很好的治疗的情况下,很自然就会导致足部其它的关节和部位来代偿,也就是继续损害足的结构,导致足的结构进一步的变坏。[3]

参考文献:

1.朱静华,丛林.足底筋膜炎的防治[J].田径,(11)3+82.

2.刘巍,吴会东,敖丽娟.矫形鞋垫治疗足底筋膜炎的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33(02):-.

3.许明*,邱志伟,邱良玉,郑婷婷,王婵,代*胜,龙全刚.3D鞋垫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对足底肌膜炎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19(30):28-29+32.

科室介绍

医院康复医学工程科(足脊矫治与运动康复研究中心),隶属于医院(医院)。目前科室以足脊结构和人体生物力学为基石的运动康复新理念作为科室的发展方向;另外科室其规模、设备、技术医院内前列,是集科研和教学一体的康复工程技术诊疗机构。科室占地㎡,科室配有全套德国进口加工设备、压力衣制作设备、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CAD-CAM)、3D扫描、太空舱脊柱三维矫治系统、SIMIAktisys3D临床动作分析系统、足踝生物力学静态评估系统和动态评估系统、3D打印等国内一流的先进设备。科室与香港理工大学、医院(QueenMaryHospital)、医院(PrinceofWalesHospital)、北京理工大学、所等建立紧密合作。科室目前有博士2名、硕士研究3名、资深运动康复师3名、康复工程师4名及多名助理康复工程师。

专家介绍

医院

康复医学工程科-足脊矫治与运动康复研究中心主任——解益

香港理工大学硕士(人体结构和人体生物力学方向)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工程辅具专委会常委,中国生物材料先进制造分会(3D打印)常委中国康复器具协会委员中国足踝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小儿脑瘫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康复医学康复工程与产业促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青年治疗委员会委员郑州大学康复治疗专业康复工程课程负责人中国康复杂志审稿专家河南省康复医学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参与《假肢与矫形器的临床应用》、《低温热塑矫形器实用技术》、《矫形器》、《矫形器的临床应用》等12本专业书籍编写,其中2本为副主编。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主持和参与省课题5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个人研究方向:足脊生物力学的改变对颈肩腰腿痛的影响、儿童先天性四肢发育畸形的生物力学矫正与矫形器设计、脊柱侧弯(驼背)生物力学调整与脊柱侧弯矫形器设计及临床应用等门诊安排

诊疗范围:脊柱侧弯、脊柱生理曲度改变(驼背)、扁平足、高弓足、X和O型腿、先天性的马蹄内外翻足、先天性的斜颈、运动损伤、创伤性的骨性关节炎、中枢和外周神经疾患导致功能障碍者(如:脊髓损伤患者、脑卒中患者、脑瘫患者、儿麻患者等)、烧伤患者、淋巴水肿患者、骨折术后患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截肢患者、足脊结构和人体生物力学改变导致关节的应力性损伤和劳损性的疼痛等,可提供精准的评估、矫治(结构矫治与运动康复)、科学的运动控制和科学的肌骨疼痛的ADL管理。另外,还为各类型功能障碍患者或残疾人提供各种的移动设备、交通工具及家居环境的评估、改造、适应和训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