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的叫法,不但在大江南北往往有所分别,甚至跨越了一个镇、一个村,都会变化。冬天来一块热腾腾的烤红薯很幸福,而红薯就是这种一地一名的典型,来看这两幅图。
你是不是认为,上图中*心的叫红薯,白心的叫白薯,紫心的叫紫薯?那追问一句——山芋、红苕、地瓜,指的是红薯还是白薯?
强行区分它们是人在自寻烦恼,答案很简单:博物君提到的以上所有植物,其实全是同一种植物,只不过俗名不同、品种不同而已:
番薯(Ipomoeabatatas)
旋花科,番薯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块根,块根的形状、皮色和肉色因品种或土壤不同而异。叶片形状、颜色常因品种不同而异,也有时在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叶形,通常为宽卵形。聚伞花序腋生,蒴果卵形或扁圆形。
薯,汉语中通常指植物的块根或块茎。番薯这个名字,简单粗暴地点出了它是个外来“薯”的属性。番薯起源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地地道道的美洲植物,所以中国人要吃到一口烤红薯,得到16世纪以后。
确切的传入日期,可以精确到万历年间,即16世纪末,番薯从广东和福建两省登陆,很可能是当地人从东南亚偷偷带回来了番薯块根。
番薯不挑剔,好养活,在其他农作物歉收时,番薯可以救命,因此作为粮食作物被大力推广。
番薯的别名奇多无比,全国大部分地区包括*都叫它红薯。大体来说,北京人叫它白薯,上海和天津叫山芋,山东叫地瓜,江苏叫山芋、白芋,陕西人叫红芋,四川和贵州叫红苕,河北叫山药、红山药。
但同一地区不同区域的人对番薯的称呼也不同,比如山东人虽然普遍叫它地瓜,但也有地区叫它“芋头”,真正的芋头则被叫作“毛芋头”。随着人的迁徙,番薯的叫法更乱。
另外,地瓜这个名字,在南方很多地区指的是一种豆科植物沙葛,即豆薯的块根,也是从美洲来的。去皮后雪白,质地脆、水分多,可以生吃也可以炒菜,见下图。
有些相似的植物是同一植物的不同变种,比如花菜和西兰花。但不管红心还是白心,红皮还是白皮,甜或不甜,所有番薯(红薯)都是一种植物,就像土豆有白有*有红一样,只是品种和个体的差异而已。
紫薯呢?紫薯跟红薯不仅颜色上有区别,质地上也有差异,吃起来好像有点柴,纤维含量更多。尽管如此,紫薯也同样是Ipomoeabatatas——番薯,是一个紫色块根品种而已。
近年来由于花青素的所谓“抗癌抗衰老奇效”,上到蓝莓,下到紫薯,各种紫色食物被吹得神乎其神。实际上花青素并没有宣传得那么神,紫薯当然也就是一种普通的番薯。
不管块根是红是白是紫,番薯本身是很健康的食品,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维生素含量都很丰富。
番薯在它的老家是主要粮食作物,但在中国打不过统治地位的水稻和小麦,只是替代粮食,50后和60后恐怕还有馒头吃不饱,再吃点红薯充饥的童年记忆。
番薯没那么抗饿,是因为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少。可对不愁吃饱的现代人来说,番薯是比小麦和水稻更优秀的粮食,它维生素A和维生素C、赖氨酸的含量比小麦和水稻高,热量却少,升糖指数比较低。
米饭和馒头的升糖指数都属于高的,番薯则只有中等。奇怪不?米饭和馒头只有轻微的甜味,而番薯甜得扎扎实实呀。
因为升糖指数不代表食物中的糖分多少,而是血糖升高速度的指标。有些食物比如米和面,进入肠胃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转化为葡萄糖的速度快,使人的血糖迅速升高。有些食物则在肠胃中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转化为葡萄糖的速度慢,人体有足够时间调动胰岛素的释放和合成,血糖不致于飙升,番薯就是这样。
所以说,番薯对控制血糖有一定的好处,也能降低冠心病和糖尿病风险,对现代人来说是非常健康的食品。
除了传统的番薯块根,不管是餐馆还是菜店,现在都不难见到红薯叶这道菜。清炒、涮火锅,都是极好的,吃起来口感顺滑清新。
你有没有觉得红薯叶很像另一个菜呢?提示:吃着滑溜溜、茎比较细长,叶子的形状也是很眼熟……
对!就是空心菜!
空心菜(IpomoeaaquaticaForsk)是旋花科、番薯属旗下的另一个著名植物。它和番薯的亲缘很近,吃起来当然像,地面上的部分也很像,只是空心菜没有番薯的块根而已。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城市人,十有八九也不认得红薯的花,红薯的花颇美貌,长这样:
嗯?更眼熟了对不对!这不是牵牛花吗?
旋花科最有名的植物,可能就是牵牛花(Ipomoeanil),跟红薯同科但不同属。旋花科的很多植物都拥有这类喇叭状花朵,上面说的空心菜的花也差不多长这样,白色居多而已。
随学随记
文/Eva
图/图库、昵图网
编辑/Eva
如果觉得有趣,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