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件刀枪剑戟龙城显锋芒(图)
展出的青龙偃月刀 刀、枪、剑、戟、斧……百余件古代兵器陈列眼前,让您感受历史的变迁。今日,太原晋祠博物馆内的傅山纪念馆,“海峡两岸民间中国古兵器文化研讨展”在此开展。“这是建国以来,大陆和台湾首次在我省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古兵器实物专题展,也是海峡两岸共同对祖国古兵器文化的首次研讨。”太原晋祠博物馆副馆长赵宝琴说。此次展会由太原市晋祠博物馆、山西省海峡两岸文化经济交流协会等单位主办,台北市山西同乡会理事长梁尚勇、总干事赵清福率团21人参加了这次会展,台湾古刀剑考古专家许耀华博士参加研讨。“我国古代冷兵器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20世纪初期之前漫长战争舞台上,冷兵器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赵宝琴介绍:“中国古代冷兵器的发展历经商周、两汉、隋唐、明清4个高峰,这次展览所陈列的兵器,基本上都是‘高峰之作’。”“这个青龙偃月刀怎么这么小?”游客李女士正是冲着关羽的御用兵器来的,当她看到实际展出的刀,仅长约50厘米时,有些不解。“实际上,这把实战用青龙偃月刀仅重3斤4两,它的特点正是轻巧、实用。”山西省古代刀剑文化艺术保护协会会长徐飞说:“《三国演义》中提到的青龙偃月刀不可能实际运用,在三国时期,青龙偃月刀还没有出现,北宋时期才‘现身’战场。”徐飞说:“很重、很大的青龙偃月刀仅仅出现在武科举考试以及民间武术器械中,实际战场上,‘快马轻刀’才是首选。”现场,“春秋吴越王式青铜剑”“汉代环首长刀”“宋代铁芯积竹竿马枪”及“宣花板斧”“辽金瓜棱铜锤”“明崇祯皇家镔铁佩刀”和明清镔铁花纹钢制造的宝刀宝剑,令人们大饱眼福。“此次展览种类完备、工艺领先、内涵丰富,这是迄今为止,我在大陆看到的规格最高、最成功的中国古代兵器展。”许耀华博士感叹。“台湾古美术刀剑保护协会会员周柱尊先生将他十几前收藏的镡镔铁佩刀、明代佩刀条捐赠给会展,让他们回归山西老家,让我十分感动。”徐飞表示。此次展览于7月初结束